一、醫院暖通空調及冷熱源系統的節能
(一)醫院節能要求
構建人性化醫療環境是綠色醫院建設的核心目標,節能成效直接關系到醫院運營成本控制與可持續發展。
此外,從醫院自身運營角度來看,節能可以節省醫院運營成本,是醫院運營管理實實在在的需求。
統計顯示,我國醫療機構能耗結構中,暖通空調系統占比超30%,北方地區供暖能耗優化仍是重點領域。
依據《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》,醫院建設需遵循國家及地方現行節能規范,通過系統化設計實現運行階段能效達標。
(二)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對能耗的影響
建筑圍護結構由外圍護(外墻、門窗、屋面)與內圍護(隔墻、樓板)構成,承擔著環境隔離與空間劃分的雙重功能。外圍護結構熱傳導直接影響能耗水平,研究數據表明,其傳熱損失占暖通能耗的20%-50%。優化圍護結構隔熱性能,可顯著降低空調負荷需求。
(三)暖通空調系統性能對能耗的影響
醫院節能需從負荷控制與設備提效雙路徑推進:一方面通過建筑圍護優化、自然通風設計等手段降低用能需求;另一方面采用變頻機組、智能群控等技術提升系統能效。當前主流設備在部分負荷工況下的COP值已提升30%-50%,需結合醫療空間使用特性進行精準匹配。
(四)冷熱源系統性能對能耗的影響
冷熱源系統占暖通總能耗的50%以上,需針對門診、手術室、病房等差異化負荷特性進行梯度配置。重點關注設備在部分負荷工況(如75%、50%)的運行效率,采用多機聯控策略實現能效最優化。
為了適應實際負荷特性,目前不少冷熱源設備機組在75%和50%負荷率下的性能系數均有了大幅的提高。
(五)人流量對能耗的影響
新風負荷與人員密度呈正相關,研究案例表明,采用預約制就診的醫院較傳統模式節能率達63%。需建立基于實時人流量監測的動態送風控制策略,通過CO?濃度傳感器與變頻風機聯動,實現新風量精準調節。
(六)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運行
搭建物聯網監測平臺,集成回水溫度、CO?濃度等關鍵參數,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優化主機啟停邏輯與設備頻率。某三甲醫院實踐數據顯示,智能群控系統可使系統能效提升22%,年節電量達80萬kWh。